网站首页 > 设计资讯> 文章内容

对疯狂“”的App应加大打击力度

※发布时间:2021-1-2 21:55:5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带土字旁的男孩名字频繁后台自启动、过度读取收集用户数据,手机App的“癖”渐有之势。应该说,此类现象由来已久,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之投诸更多关注,有关情况较之以往得到更充分的。此前,工信部数次公布的“黑榜”中,不少知名企业的头部App榜上有名,让不少跌眼镜;而最近,得益于相关“系统侦测”工具,用户终于可以对App的窥私之甚有了一个直观具象的。而越是看清现实,越是触目惊心。

  “一款移动教学软件十几分钟访问手机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另一款办公软件一小时内尝试自启动近7000次,并不停读取通讯录”。量化的统计,最能说明问题。躁动不安、小动作不断,App收集起用户隐私来,简直比“主业”还忙。明面上“卖服务”,暗地里“卖数据”;名曰用户画像,实则围猎用户……不少App,如今都是明线暗线两条“生意线”,在本职功能之外,它们其实还是一个个潜伏的用户器、信息搜集器。

  众所周知,App热衷收集用户信息,为的是精准营销。收集浏览记录、搜索记录还不算,更有者暗暗,通过语音识别、语义分析等手段萃取“有用信息”,继而有选择性推送商品广告——这套商业模式貌似高大上,但因其了用户的私域私权,构成了对人格和安全感的根本性,往往更多只是让人感到。一个可以预见的大趋势是,随着用户主体意识、意识的,那种建立在收集隐私基础上的所谓精准营销,其边际效用只会不断递减。

  要对抗手机App“”乱象,一方面自然要仰赖于的抵制与反制。比如说,对所谓“精准营销”多个心眼、多点,多多尝试运用“系统侦测”工具等技术手段对抗软件;而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方面,显然还是要建立常态化的监管覆盖和严厉。变“不定期抽查”为日常的“风险评估”“合规性警示”以及“分级处置”体系,这将从根本上App运营方暗度陈仓、侥幸投机。

  一言以蔽之,打击App收集隐私之乱,“个人信息保”等立法必须尽快跟上,而执法环节则必须由虚而实、由宽而严、由粗而细。让手机用户信息不裸奔,大数据时代,各方有义务建构起与现实相适配的安全解决方案。(然玉)

  

关键词:设计癖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