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计名人> 文章内容

课堂 写人物传记如何采访名人传主

※发布时间:2018-10-9 3:53:3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有的传主冷若冰霜,想采访就已花尽所有运气;有的传主采访后往往就没有下文了。李辉老师曾与很多文化名人打交道,能否向他取一下经呢?

  跟这些名家交往,首先你要熟悉他们的作品。比如我为了研究巴金,基本上是了他的作品。现在有的记者甚至都不清楚采访对象是谁就贸然前往,难免会吃闭门羹。起码也要翻一翻比较重要的几部作品,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是以诚相待。名家往往经历了很多事情,眼睛和心灵都是很和尖锐的,如果你不是求教于他们,或者有别的目的,关系难以长久维系。有人劝我说,黄苗子的书画这么好,你要来几幅,或者学几手出来卖钱多好。我肯定不会这么做。实际上,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远远大于我的付出。

  例如萧乾做过战地记者,又编副刊,写小说,还做翻译,《好兵帅克》《莎士比亚戏剧集》等都是他译的。他曾督促我,“你的英语不能丢,哪怕你不会说,但一定要翻译。”在他的下,我工作后,有20多年时间,每天中午都会抽一两个小时看英语,要不然我也写不了《封面中国》。

  2002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我正在翻朋友送给我的一本关于美国《时代》封面人物的书,突然想统计一下中国人物有多少个,一边看一边用铅笔勾,发现一共有50多人次。我当时就很兴奋,心想如果把资料收齐,这不仅是一个美国刊物与中国20世纪历史之间的故事,也是中国历史自身的故事。

  现在这一系列已经出了两册,第一册有吴佩孚、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讲述的是时代的中国。第二册叙述的是1946至1952年之间,从战后国共谈判到内战爆发;从联合国大会外交风云,到朝鲜战争战火再起……回想起来,如果当初没有萧乾的忠告,丢下了英语,就没有机会接触这些有趣的历史了。

  在我低沉的时候,萧乾也很关心我,写了一封长信告诉我,一个人能不能在关键时候下来是最重要的。萧乾给我写过一百多封信,包括标点符号的问题,他都给我指出来,这对我来讲常难得的财富。

  那时候我一天至少要写十几封信给作者。发表后,我会马上把给作者寄过去,之后也会跟他们保持书信联系。这样一来二去,所谓见字如面,我和这些名家也就成了朋友。在我眼中,他们都是“可爱”的。

  例如黄永玉先生就非常“可爱”。别看这么大年纪,有一年他还早早提醒我,下周有欧冠足球决赛,半夜3点过来看球。他还是综艺节目《非诚勿扰》的粉丝,有时还会叫上我陪他一起看。

  回想起来,不得不令人感叹,老一代人不仅学贯,又好。你只要关心他,帮助他,跟他聊天,他就很开心了。现在一些所谓的名咖,年轻人跟他们打交道确实困难了许多。

  不过我也有“碰钉子”的时候。曾经有位记者要采访文物专家王世襄,是我引荐去的。没想到王世襄对稿子特别不满意,改得很多,还在电话里对我发火。我当时也是倔脾气,一年没有理他。后来他可能也觉得过意不去,打电话约我去吃饭。两个“可爱”的老头,又涛声依旧了。美女护士也疯狂

  

关键词:名人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