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摄影> 文章内容

俞惠民:酷爱运动、自学摄影的萨克斯手是个好儿科医生

※发布时间:2018-5-24 7:31:5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儿科医生有多忙?有记者曾深入门诊一线,发现儿科医生平均一小时看诊十几个病人是常态,他们常常吃饭5分钟,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很难想象在如此高负荷的工作之下,他们是如何排遣压力感受生活的。但认识俞惠民教授之后,你会发现精英的成功,并不在于职位多高,有多少成就,而在于他们是如何在忙碌中管理好时间,平衡好工作生活,成为感受和传递美好的“生活家”。

  俞惠民被人熟知,他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原副院长、全国著名的儿科专家,他的仁心仁术,救治了无数儿童患者,了很多儿童特别是新生儿的生命。

  此外,他还是位摄影发烧友,拍摄了一系列杭州、西湖的照片,经常被在网络上。他镜头下的西湖静谧秀美,“抒意涵情,境味隽永”。他对杭州情有独钟,对杭州四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更是感触深刻,用万张照片讲述杭州故事。

  不为外人所知的是,俞惠民还是位萨克斯演奏者,只要他一拿起萨克斯,就能吹得你如痴如醉。精通乐器的他,在医院年会和专业会议期间,都有压轴节目,是同行朋友的“音乐多面手”。

  作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资深教授和全国著名专家,俞惠民的工作显然是繁忙的。他常常七点多就到医院,开始一天马不停蹄的工作。

  “上午九点,门诊病历号已排到几十号,十点半,也还有很多患儿还没看,中午忙到1点左右是常有的事。”说起工作的忙碌,俞惠民习以为常,但就是在如此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他也从来没有打乱过自己的生活节奏。

  很难想象,凌晨四点半,俞惠民就已经起身出发了,为的是能到西湖拍一张满意的日出照片。为了做好一切准备,凌晨五点,他已经背着近二十公斤的摄影器材走进西湖景区,等待着日出的瞬间。

  “最近的日出时间在凌晨五点十分左右,等拍好日出回到医院坐下来吃早餐,我发的照片和运动步数就已经占领朋友圈了。”俞惠民笑着说,不同于别人的一万步,自己步行一个多小时是负重前行。

  让别人直喊累的摄影过程,却让俞惠民享受其中。“只要拍出满意的照片,又怎么会在乎这点累呢?凡事想要回报,就免不了要付出嘛!我把这个过程当做晨练,一举几得呢。”

  即使不拍照的日子,俞惠民也依然会早起锻炼。对他来说,运动是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事,有时宁可少吃一点,少睡一点,也要运动时间。他每天起床先是哑铃、俯卧撑和仰卧起坐等力量训练,然后就是半小时的跑步或健走。每天中午休息时间,是例行的游泳1000米。出差在外,条件受限的情况下,他也能在房间原地高抬腿跑半小时。这就是俞惠民无论多忙多辛苦,也始终神采奕奕的秘诀。

  很多人总借口多忙多累,兼顾不好兴趣爱好,平衡不了工作生活,但在俞惠民看来,的原因在于对它重视程度不够。当你认为这件事很重要,那么执行它,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觉。

  可能是作为医生的职业天性,对健康的重要性体会更深刻,使得俞惠民比更加科学合理地管理时间。他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投入工作,对兴趣爱好也报以饱满的热情,地追求,正如他所说,足够重要,才会足够认真。

  走进俞惠民在儿童医院的办公室,满案的儿科书籍让人印象深刻,俞惠民说医生是个终身学习的职业,而且需要大量实践经验。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了解并掌握最新、最有效、最正确的诊疗手段。

  “当儿科医生其实很有成就感的,接触的是我们人类中,抵抗力最差,最容易生病的一类人群,把他们医好,承载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俞惠民说,“干内外科,面对的是一个大人。干儿科,面对的就是一个小孩和一群大人。正因如此,儿科医生承受的压力自然会更大。中国人家庭观念很重,更加视孩子若珍宝,孩子出现意外,可能是患者家庭一辈子的创伤。每当看到痊愈的小朋友活泼可爱的表情,全家人幸福的笑脸,就会感叹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些更美好呢?”

  从事儿科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35年,俞惠民感受到,由于儿科医生数量的不足,近几年来儿科医生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而他作为资深专家,还担任多项学术组织的职务,周末几乎都是在全国各地开会,全年飞行达10余万公里。压力越大,工作越忙,越要学会调节。除了运动锻炼有好的身体之外,俞惠民认为自己得益于广泛的兴趣爱好给了他最好的调剂。

  自小爱好音乐的他,从一把几块钱的口琴,一支几毛钱的笛子音乐入门,到几乎摸过所有常见的乐器。他玩乐器有个共同点,全靠自学,无师自通,玩起吉他、二胡、黑管、萨克斯来也毫不含糊。

  说起自己的多才多艺,俞惠民总打趣说自己是“不务正业”。很多人看了他拍的照片都以为俞惠民是专业摄影师,其实他迷上摄影的时间并不长,四年业余时间的摸索和积累,现在的拍摄水平也能让专业摄影师刮目相看了。

  在俞惠民看来,兴趣爱好和工作并不会冲突,反而还有促进作用。他常常看十几篇论文,做二十分钟俯卧撑,闲暇之余再吹上一曲萨克斯,这样工作和学习,快乐又高效。

  可能是性格使然,亦或是兴趣爱好开朗了他的心态。有俞惠民在的地方,总是欢声笑语。他在社交上自称“小小开心果”,他把传递美好和温暖的照片分享在朋友圈,总能收获无数点赞。

  俞惠民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佬儿,求学工作生活从没有离开过杭州。他对杭州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对杭州四十年来的变化更是感触深刻。最明显的就是工作、医疗水平的变化。从城中心竹竿巷面积只有二十多亩的老儿保到滨盛一百多亩的全新院区,医疗硬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职工队伍也有了大规模的扩充,如今省儿保的医疗和科研水平已经跻身全国前三强。让俞惠民最感慨的就是儿保的每一个变化,他都置身其中,就仿佛看着自己年幼的孩子一天天长大。

  俞惠民感慨道,即使是在搬到滨江院区的这几年,也能感受到城市的日新月异。从办公室的窗外看出去,本来能欣赏到一览无余的钱塘江景,现在也渐渐地被周围拔地而起的高楼所遮挡了。

  开始学摄影之后,他对镜头里的细微差别也变得更为。走在西湖边,无论何时都能感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变化。白天,西湖边人潮更密集了,更整洁有序了;到了深夜和凌晨,西湖所散发的美也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

  俞惠民几乎每天都在拍杭州,数以万计的数码照片也记录下西湖和杭州的万种风情。他最喜欢的是西湖的静谧秀美,杭州不同于任何一个城市,每一处风景都是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的绝美呈现,很多朋友都说他镜头里的西湖总有一种“抒意涵情、境味隽永”的宋画气质。

  他还偏爱拍鸟类,总能捕捉到萌动温馨的画面,无论是大鸟哺育幼鸟的温情脉脉,还是鸳鸯一家畅游嬉戏的天伦之乐,总能触发人内心最天然的,俞惠民说可能是因为他每天都面对着小朋友和家长,这种对小生命的关注和血浓于水的亲情有特别多的体会,不知不觉地体现在他的摄影表达上。

  从单纯拍风景,到渐渐地开始留意风景中的其他元素,晨曦下的环卫工人,古桥上的吹笛人,高架上的月季……他说杭州的美随处可见,与众不同的是每一个画面都可以讲述一个动人的杭州故事。

  问起接下来的摄影计划,俞惠民想拍更多讲述杭州故事的照片,去记录这个城市的发展变迁,为这个城市留下不一样的印记。

  本文来源于ipfs

关键词:摄影自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