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室内设计> 文章内容

2017上海教师招聘考试:初中音乐《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8-8 12:12:5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歌曲,在了解特点的基础上感受歌曲带来的鼓足干劲儿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民族音乐。

  1.教师播放歌曲,学生初听歌曲,体会歌曲表现了什么情绪?在劳动下劳动的心情和在单纯的喊口令下劳动的心情有什么不一样,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讨论交流后由老师总结:情绪是热烈的、欢快的;劳动的律动性更强,分散了劳动带来的疲惫感觉,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教师继续追问,本堂课的歌曲属于民歌的哪一种类型,概念是什么?分类有哪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中出现的知识点,并结合学生的回答又叫劳动,分为搬运、挑担、工农、农事、作坊、船渔。类别的划分,主要依据是不同的工种和传唱。

  《军民大生产》为陇东民歌,讲的是在陕甘宁边区内部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描绘了当地军民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1.教师带领学生用提出问题的形式回忆2/4拍的强弱变化规律(强、弱),感受二拍子的节奏韵律。

  (2)教唱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变化音,教师引导学生纠正音准。(识唱乐谱第二行,请学生自己说出变化音名称,并进行反复跟琴演唱。)

  (3)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反复记号的演唱顺序。(歌曲分为五段,前四段唱到结尾处进1房子,第五段唱到结尾处跳过1房子,直接进2房子)

  教师带领学生思考衬词的作用。同学们大声读歌词,引导学生说出“嗬嗨”、“西里里里”、“擦啦啦啦”等都属于衬词,并提问衬词有什么作用。

  顺势总结音乐特点:音调粗犷有力,常用一领众和演唱形式,节奏较为固定,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律动感强。领唱者的唱词多为即兴的性唱词,众合者的唱词多为力量型的衬词。

  1.教师引导学生以《师生大扫除》为题,用《军民大生产》的旋律,改编歌词,自主创编自己的劳动。

  2.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下东北地区的《哈腰挂》并思考同样是北方民歌,东北地区和陇东地区的音乐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下节课与同学们一同讨论分享。

  推荐: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