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计资讯> 文章内容

峰会“问道”牛羊肉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7-8-19 19:20:1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交流、碰撞;对接、共赢。一年一度的牛羊肉产业大会带来的不仅仅是交易额上的倍增,更迎来一次次上的洗礼创新。

  8月18日下午,由中国牛羊肉产业联盟、牛羊传奇主办,中国烹饪协会、中国肉类协会支持的中国国际牛羊肉产业发展峰会在包头国际会展中心开坛论讲,国内行业专家和企业各自发表观点,就牛羊肉全产业链发展展开深入探讨。

  纵观国内牛羊肉消费市场,进口肉占比增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对牛羊肉企业来说,既面临着国内市场的竞争,也有承受着国际市场的压力。

  中国是牛羊肉产业大国。中国肉类协会的副秘书长高观介绍说,从牛肉看,2016年世界牛肉产量6858万吨,中国为717万吨,位列第三位;从羊上看, 2016年世界羊肉的产量是1457万吨,中国459万吨,以绝对优势占据世界第一。

  从消费市场看,2016年世界牛肉人均年消费9.47公斤,中国人均5.2公斤,相差4.25公斤。从进口情况看,近三年来,牛肉进口2014年为31万吨,2015年为49万吨,2016年为60万吨;羊肉进口2014年是28万吨,2015年是22万吨,2016年比2015年下降了18.3%。今年1-5月,我国牛肉进口增长14.5%,羊肉进口增长了8.3%。他表示,“总体看,中国牛羊肉产业将长期面对进口牛羊肉的竞争,如何提高国产牛羊肉的竞争力,将是我们要面对的大问题。”

  中国牛人俱乐部执行马海增也认同高观的说法,“我们从牛肉产量和进口产量对比看,2012-2016年进口数据一直在增长,从2012年的6.14万吨到67.98万吨,进口产量已大于国内产量。羊肉从2012-2014年增长速度快,后两年有所下滑,2017年又开始增长,羊肉的进口量超出了我们的生产量。”

  马海增认为,国内企业应对国外进口牛羊肉的冲击,仍然需要下功夫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与科技含量。

  “我国屠宰加工企业目前注册的是2600多家,产量大多数是初级加工多一些,冷鲜肉产品比例比较小,企业还要国家深化供给侧的要求,发力冲击中端市场,走入高端市场。”在他看来,国内羊肉企业应该走到国际市场看看,不要停留在国内市场。此外,他认为,中国企业要大做强,还需要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化水平。

  大庄园实业集团副总裁陈喜良对于全产业链的看法是:“全产业链适合就好,没必要追求。适合做全产业链的一定做,不适合的确实不能做,做了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他表示,大庄园一直都在走融合发展之,“今天我们以进口弥补中国的需求和市场,明天我们有希望将锡林郭勒盟的生态羊出口到各地。有进有出,适合就是最好。”

  对一个已经走出国门到做养殖的中国企业,中和澳亚董事长张勇则以更加包容的心态看待竞争。“地球是地球村,再不能说国内国外这个了,中和澳亚的口号是:‘牛在养,肉给国人吃。’”在他看来,我国要解决14亿中国人吃粮食、喝牛奶、吃猪肉、牛肉问题,的确很难,借助国外的力量没什么不可以。

  谈到全产业链,小尾羊集团总裁周旭东说,小尾羊经过16年的发展,从牛羊肉产业最下游餐饮一直到生产加工、畜牧养殖、胚胎移植,把整个产业链打通了,“全产业链也是出于行业发展的需要。”

  在他看来,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小尾羊来说是优势互补。“每一块羊肉都是我们对接的天然牧场上养出来的,它支撑了我们餐饮。当然,全产业链应该是量力而行,并不是每个企业都一定在发展初期,或者是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早早去做全产业链。”而在全产业链的实践中,产品创新在全产业链至关重要。

  黄记煌董事长黄耕认为,产业链的贯通不同的企业发展有不同的径,“有强大的一、二产,向三产渗透比较容易。如果开餐馆往上游渗透就比较难,他们叫能量,我们叫增加的负能量,我们只做专业的事。现在进入全面整合的阶段,我觉得我们应该利用好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强强联手,再整合在一起,这才是未来的发展之道。”

  重庆德庄实业公司负责人周宏也认同整合的模式,“发达国家并不完全采用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全产业链模式,他们在升级、换代。比如,采用另外一种合作、整合的模式发展,把你的资金、智慧精力投入到你最专业的领域里,我认为这是升级版的全产业链模式。”(记者 芳 实习生 邱岳 佳媛)

  推荐:

  

关键词:新闻资讯网页